当前位置: 主页 > 电影大全 > 处女泉

处女泉(1960)

处女泉

评分:8.5 / 地区:瑞典/ 片长:89 分钟 导演:英格玛·伯格曼 / 热度:7783℃
类型:剧情/犯罪/ 语言:瑞典语 / 德语 编剧:乌拉·伊萨克松
主演: 马克斯·冯·叙多/贝吉塔·瓦尔堡/冈内尔·林德布洛姆/贝吉塔·彼得松
状态:1280p高清更新:2017-07-09
影片别名:The Virgin Spring

处女泉下载地址

处女泉影评or剧照

B。简单的14世纪瑞典民谣,伯格曼用电影语言表现。回顾中世纪人性之暗,片尾处女泉神迹寓意深远。1960年有两部电影未到一半主角死亡,一部是《惊魂记》一部是《处女泉》。小男孩刻画得非常好,是施害者群体中的牺牲,是受害者群体里的代表。父亲摇树一幕载入史册震撼至极!

处女泉剧照

一种预谋性的处女之殇 拍不长 必然的死只为赋予单向恶性 美德的绝对反面 黑白瑞典民间故事集里一则的感觉 拿pad看都觉得画面美

处女泉剧照

五百部留念,处女泉是特意所选。李安的启蒙之作,也想当做新的一个开始。一直觉得五百部是个门槛,真正认识电影的门槛,能够了解并领会的开始。处女泉感觉还是太意象,很难去懂,抛开故事剧情,结构构思,电影的本质还能是什么,这可能就是下一步的思索了。

处女泉剧照

1.瑞典的英格玛·伯格曼与意大利导演费里尼、苏联导演安德烈·塔尔科夫斯基被国内影迷称为世界现代艺术电影的圣三位一体。三位最显著交集是伯格曼在传记里说老塔的电影比费里尼好(我也这样觉得)2.伯格曼出于对黑泽明的迷念效仿日本电影,后来严重影响了中国台湾李安。简单的剧情和人物关系,几乎没有的配乐与对白(少许点题),围绕宗教的善恶、救赎、忏悔等主题展开的一个微缩版人性修罗场。3.处女泉在真诚祷告后澎涌而出,好人不一定有好报吗?到最后,每个人心里其实问题也是答案。整个系统来看,依然是善恶有因果的。

处女泉剧照

伯格曼的电影一贯充满对宗教问题的探讨,这部处女泉尤为明显。在西方的罪感文化传统下,真是“每个人都有罪,犯着不同的罪”了。最后,即便人逾越了界限,代替上帝实施了惩罚,但涌出的“处女泉”依然会替他们洗清罪责。ps.看完第七封印后对max好感持续up

处女泉剧照

一位为报杀女之仇的父亲,在他对信仰的背叛中看到了无上虔诚,处女泉是第一部让我这无神论者感到宗教引力的片子。伯格曼封闭空间的心理表现力强大,大量的隐喻与代言人使得中间过程抻很长…诘问!诘问!诘问!上帝不公!但请宽恕我…最终在农场主身上看到了神性!处女泉流出,农场七人的姿态,头皮发麻。

故事比较简单,以至于很长一段时间我都在思考处女泉的泉字的用意,因而忽略了前头包括那颗被撅断的信仰之树在内的大部分镜头语言,实为惭愧。然后就在我被这股从尸体下面涌出的泉水惊讶到目瞪口呆之时,我才明白这种作品果然只看一次是不够的...

伯格曼的早期作品把宗教的信任和人性的善恶推到了一个高度~《处女泉》也许在这里剧情不算是最出色的一部,但是也足够表达导演的作者风格~

处女泉洗刷养女心中的罪恶,父亲手中的罪恶,女儿实质上没有该被洗刷的东西。所有教徒的疑问,为什么上帝会允许罪恶在如此天真的少女身上发生?

沉默的上帝作为伯格曼永恒的主题,总感觉它使得结尾的处女泉成为了对父亲忏悔而不是能改变事实的回应。构图一如既往地有意思,只不过该补一点西方宗教的知识了。

伯格曼似乎在说:有罪的其实是人,区别在于虔信宗教的人即使有罪但却可赎,然而蔑视宗教的人无罪能赎。处女泉啊,是上主对纯洁善良的卡琳最有力的回应。

藏着蟾蜍的白面包,被撕毁的十五个少女缝制的衣裙,被奸淫抛尸的纯洁处女,泥土覆盖的贴身白裙,沾满鲜血的正直双手,挣扎藏匿真相而饱受伤害的天真孩童。这就是人间的悲剧。结尾的处女泉,也并不足以洗刷痛苦与罪恶,仅仅用来维持人们心中微茫的信仰。

处女泉完整版剧情介绍

  早上,虔诚的农场主陶尔(Max von Sydow 饰)夫妻做过了祷告,随后安排女儿卡琳骑马为教堂送一些蜡烛,卡琳穿上了新制的盛装,邀请家里的养女英格丽同行。有孕在身的英格丽性格放纵,并一直嫉妒卡琳的明媚人生,出行前,英格丽在食物中塞进了一只蛤蟆。行至一片森林前,英格丽让卡琳独自上路而自己尾随观察。林中的三个牧羊人看到孤身一人的卡琳顿起歹意,他们奸污后又打死了卡琳,掳走她的外套。傍晚,三名牧羊人投宿陶尔家中,向陶尔妻子兜售卡琳的衣物,惊慌的英格丽亦同时回到家中,她向陶尔忏悔了自己诅咒卡琳的罪行。陶尔沐浴更衣,以白桦树枝抽打自己后,决意用很双手为女儿报仇……
  本片获1961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1960年戛纳电影节特别推荐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