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电影大全 > 死亡诗篇

死亡诗篇(2003)

死亡诗篇

评分:7.2 / 地区:法国/ 片长:92 分钟 导演:帕特里斯·夏侯 / 热度:22256℃
类型:剧情/同性/ 语言:法语 编剧:Anne-Louise Trividic / 帕特里斯·夏侯
主演: 布鲁诺·托德契尼/埃里克·卡拉瓦卡/Catherine Ferran/Nathalie Boutefeu/Maurice Garrel/Sylvain Jacques
状态:更新:2018-10-28
影片别名:His Brother

死亡诗篇下载地址

死亡诗篇影评or剧照

一晚看了好几部同志片,那几部不是描述死亡却以死亡结尾的片子看的让人心情压抑;而这部以死亡为题描述死亡的片子却让人看的没那么沉重。很奇妙吧?

死亡诗篇剧照

死亡是入口也是出口,海水淹没从前、化解隔阂,亲情友情爱情的界限不明朗,但好在总有诗篇在手,总有挂念和陪伴。和《时光驻留》的主题和质感都类似,可以对照来看。

死亡诗篇剧照

通过对刮毛全过程(物质性的外部事实)的记录表现人物内部的疼痛,这是电影才能做到的心里表述。故事的最后是弟弟对哥哥死亡的默认接受,他静静地坐在海边沉思着——那被病痛折磨的哥哥沉入冰冷的海里是否是一种真正的解脱?我们似乎可以悲观地认为一个被无限悔恨(得知弟弟是同性恋之后避而不见十年)及病痛折磨的躯体,死亡是赎罪与通往自由的唯一道路,而电影是为这样的悲剧谱写的诗篇。

死亡诗篇剧照

2003年柏林电影节的最佳导演???亲情的力量无法化解死亡的威胁,因为有些死亡并不会拥有向死而生的逆袭,而是意味着生命的真正终结。诗性并不强,镜头略显平淡琐碎。

死亡诗篇剧照

死亡在身上蔓延,但我害怕,我害怕死亡,我想让弟弟在我身边,在我濒临死亡的时候陪着我,我想让他知道即使那些美好都留在了回忆里,我还是一直爱他的。一切的治疗耗尽了我的力气,是时候了。黎明时分,我褪去了衣物,向大海走去,一点一点地被海水淹没直至结束…Time to sleep,ash to ash,dust to dust...

死亡诗篇剧照

突如其来的死亡倒计时让本来疏离的兄弟二人再次有了交集。影片从弟弟—冷静而心意相通的旁观者—的视角记录了生命的活力渐渐消逝的过程,对死亡迫近的共同体验让他们产生了比兄弟之情更亲密的羁绊。基调是阴郁的、黯淡的,情感是热烈的、汹涌的。

死亡诗篇剧照

面临死亡时才知道有亲人陪伴的可贵,在医院的各种桥段都很真实,但是兄弟俩之间的感情,就一直不咸不淡,中文译名高出电影几个层次。

死亡诗篇剧照

最近看的很多文艺片都有种看不下去的感觉,但是这个可以,粗粝的画面(也可能是我的渣画质)反倒衬出死亡边缘的真情实感。因为在家没办法一口气看完,有时间一定二刷一遍。

死亡诗篇剧照

生老病死的力量无疑是强大的,对于当事人和旁观者来说都是,在死亡面前感悟生命,也在生命面前感叹自然,那种缓缓渗透出来的诗意和温柔,却让人忍不住唏嘘

减肥、全裸剃毛发……各种医疗的真实细节,观影感觉与死亡擦肩而过……父亲在病床前说的那番混帐话不配为人父母.....演员太给力太敬业了……5星献上

又叫他的兄弟,面对死亡与同性恋的隔阂,两小无猜时的暧昧,亲情之间的欢愉与压抑,有了新的感触。对病痛的演绎与表现很虐,结尾的歌声,片子还是太过诗意和闷,又睡倒一大片。还有那不叫剃毛,那是备皮,便于手术中消毒和清洁防止感染。

死亡漫长而敏感,人类的困境在于留恋无意义的存在,兄弟间的情感/疏离又加上流行的LGBT关怀,或许在21世纪初这更加是一种「流行+政治正确」,而法式自然叙述冗长需要观众自己去体验其中的意味也刻意得将观众们不同的生命经验对立化。

死亡诗篇完整版剧情介绍

托马斯(布鲁诺·托德契尼 Bruno Todeschini 饰)和卢克(埃里克·卡拉瓦卡 Eric Caravaca 饰)尽管身为兄弟,但在情感上却非常的疏远,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身为哥哥的托马斯无法接受自己的弟弟是一名同性恋者的事实。不治之症的意外降临令托马斯改变了对于卢克的冷淡态度,他不仅主动的找到了卢克,还希望他能够陪伴自己走完生命的最后一程。
  病痛拉近了托马斯和卢克的距离,随着两人相处时间的增加,托马斯逐渐发现了卢克身上不为人知的的一面,而面对着被病痛折磨的哥哥,卢克亦有深刻的感触。在死亡面前,一切都显得如此渺小,直到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托马斯和卢克才明白,什么才是生命中最重要的东西。

第53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 最佳影片(提名)帕特里斯·夏侯 第53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银熊奖 最佳导演帕特里斯·夏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