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电影大全 > 光之屋

光之屋(2006)

光之屋

评分:7.6 / 地区:俄罗斯 / 亚美尼亚/ 片长:80分钟 导演:Mariya Saakyan / 热度:123℃
类型:剧情/ 语言:俄语 编剧:Givi Shavgulidze
主演: Anna Kapaleva
状态:DVD版更新:2018-10-28
影片别名:灯塔 / Mayak

光之屋下载地址

光之屋影评or剧照

#48th IFFR# Deep Focus-Regained。7分片吧。2018年去世的导演亚美尼亚裔女导演Mariya Saakyan(37岁)在Bals基金支持下的处女作。修复版(WIP)。诗电影,塔尔科夫斯基+佩莱希扬的双重传统,除了直接向塔爷的致敬,没看走眼的话里面应该是直接引用了[栖居者]的群鸟飞起的镜头。此外编剧是格鲁吉亚裔,导演大概也参考了诸如[愿望树]这样的格鲁吉亚名作。战火中的村子应该是在纳卡地区。片头泼墨字幕很让人印象深刻,诗电影的逻辑下弱化了戏剧冲突,几次火车站的“流民图”非常具有视觉冲击力。结尾处理不太好,另外片中还颇有一些比较稚嫩的地方……

光之屋剧照

第一部亚美尼亚电影 开场的欢乐舞蹈和结尾的战争纪实影像揭示了这个高加索地区国家的深重灾难 低吟浅唱伴着火车前行的光影 墨色的镜头下满屏的梨花飘舞旋转 在山区浓雾和战火的硝烟中 列娜回到村庄又一直想离开 两次折返后 半夜的轰炸 直升机的轰鸣与目见的死亡却让她找到了人生的灯塔 三星半

光之屋剧照

找了快半年的电影,最后找到的还是无字幕的画面的每一个分子都透露着油画的质感。非常喜欢大雾朦胧下山村景色,其实这个雾是有隐喻吧,说明纳卡问题的无解,还有一处女主和男孩玩飞机模型,紧接着下一幕就是真正的直升机从他们头顶掠过。战争的残酷从来都是让普通人来承受。

光之屋剧照

影片有些像是紀錄片,亞美尼片的山巒是如此地寧靜美麗,河水是那那麼潔靜淌洋,為何卻是烽火戰亂遍佈,住在這山區的人們面對這世局逃也無處逃,猶如待宰的羔羊。白髪人送黑髪人是人間的一悲,看那老婦人的眼淚泪泪而出,令人淒然。

光之屋剧照

莫名地有共鸣,虽然电影实在是闷了些,而且这种共鸣与战火八竿子打不着。战争背景下遗留下来的乡村与城市化进程下被遗弃的乡村异曲同工,后一种情形我也并非亲历者,但是连接过去的部分纽带被连根拔起的断裂感自己有着切身的体会。

光之屋剧照

题材取自于不太为人知的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战争,导演是个80后女孩。由一列破旧的火车,串联起满目疮痍的山河,和无处安放的乡愁。不过有些流于形式化,更像是一次对老塔之类不痛不痒的模仿。

光之屋剧照

这种浓烈的诗意如同沉默——它却完全感染你——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促成与之诗性程度相埒的感受。对片中战争的背景不太了解,但片尾新闻素材中出现的别斯兰人质事件(一个片段)该作何解?

光之屋剧照

戰爭的傷害並未隨著戰爭的結束而停止,它透過那些在戰場上被摧殘的人,無情的蔓延到他們周遭愛他們的人身上。饑荒戰亂廢墟無一不在此體現。既憂傷又黯淡,攝影很水墨有種哀傷的詩意感

光之屋剧照

相比沉默的灵魂,这个片子更能代表原苏联的电影传统。至少抒情是有意义的,并未跟想表达的东西走得太远,而且也没有太多莫名其妙的枝蔓。遗憾的是分数似乎比沉默的灵魂更低一些。

如梦一般的追忆只属于忧愁敏感的人,时间和想象都是虚无渺茫的,却可以同样影响打动另外一些人,电影情感的传递似乎无关于真实的历史,而仅在于接受者跨越时空的既视感。

音乐响起是多年以前欢闹的故土,音乐结束是战火弥漫过的家园。浓雾遮掩山川,房屋就在山顶,老人和孩子在枪声里心惊胆战,年轻人在硝烟边缘寻找渐渐毁败的老家。

谁忍心破坏那么的地方呀?云雾缭绕的人间仙境居然时刻被战争的冲突折磨着,就算已经不适宜居住了,还有一些人舍不得离开故土.战争何时都是丑陋的.

光之屋完整版剧情介绍

  列车随记忆缓缓前驶,她回到当年因为战乱而逃离的故乡,想要接走留在老家的祖母,但这次,就自己也找不到离开的火车了。当流亡、战火、饥饿、死亡逼使所有人退至生存的绝境,当故乡的一切都只剩下透光的残破屋瓦,究竟还有什么可以寄托乡愁与思念?
  导演以充满情感的凝敛影像,将发生于九零年代高加索地区的战乱悲剧,转化为个人对国族的感性思索,一幕幕诗意的画面层层堆叠,我们仿佛也随着剧中人的流浪,在历史与时代的迷雾中徘徊,走进塔可夫斯基的风景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