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BJIFF。讲述了一个好丈夫、好父亲在生病吃药之后性情大变的故事。最后着实有点儿恐怖,甚至让我想起了《闪灵》,是那种压迫心灵的恐怖之感。我的眼睛就没从女主和女主的衣服上移开,是我喜欢的美式复古风格,其中一条橙色的礼服裙的轮廓尤其新颖,或许是迪奥的。
生活便是一个令人窒息的抉择,人人都渴望高于生活,却又无可避免的没入生活的浊流,尼古拉斯雷始终用电影的方式揭露社会种种,构建一个虚拟的世界粉碎被现实矫饰的一切,以悲观主义者的视角洞察这戏谑的文明世界
#11th BJIFF No.12 很惊悚,不光是光影和镜子的运用上,还有故事内容上。后来发现相对比“高于生活”,“比生命更重要的事”应该是更合题的翻译理解。对比《无因的反叛》,虽然都是尼古拉斯雷式的表现主义,但人物对象和主旨议题的改变一下就降低了共鸣感。9.26
电影剧情隐喻颇多,那个时代中产阶级的不堪一击,药物只是催化剂,里面的矛盾还是来源于家庭内部的各个地方,视听语言也很强,好多地方看的紧张
三星半。男主患病后加大服药剂量导致精神紊乱性情大变的剧情,看点全在精神状态出问题时对正常生活的影响。在影像处理上,破碎镜子中的人、膨胀亢奋的男主脸部特写、仰角拍摄带着巨大投影的男主、楼梯上夫妻两人上下交错的身影,都较好刻画了男主在不知不觉中可怖的变化。结局还是爱缓和了矛盾、拯救了关系,把复杂问题简单化,给这个差点破碎的家庭更多希望。
雷的电影总是以一种好莱坞世俗剧的影子开始,但每一次都无法让你跌落到意义的感悟和结论的明确性当中去,他还给了电影观众一种看电影的尊严,是将荧幕作为了一块X光片,让你看到病人的真实脑袋和X光片下的虚拟身体之间的互动,它们关联着视觉的起源,暴露着家庭在战后美国的形塑效用和其伴随的副作用。但这一切必然高于政治,因为它是电影,它是生活的所有形式。
配乐很灵动 前期惊悚和俏皮之间的转换 到剧情后期由配乐烘托出那种恐怖的氛围 镜子被多次利用 破碎的镜子反射的自己 儿子翻找药物时推动的镜子映射出的脸 还有光影的运用 低机位拍摄训斥儿子时墙壁映出那巨大的阴影 压迫感极强 【BFI - Big screen classics】
#BIFF11# 9.用最直观的技巧给观众呈现电影艺术的魅力。故事就是这么个家人患病的家庭情节剧,来审视中产阶级丈夫/父亲的困境。视听手法与时代隐喻却是无与伦比的。不少表现人物内心及情绪的象征化视听段落及代表恐惧的形象,药物宛如钥匙开启了潘多拉魔盒的人类,影响、依赖,永不致命,使得埃德短暂的站在批判中产阶级价值的位置上。更具反讽意味的结尾,生活美好,充满希望,而促使他如此焦虑的高于生活的社会意识形态是不会因此而改变的。550
《高于生活》中年教师男主因意外患上重病而服用实验药物,其中的副作用导致他愈发狂躁精神不正常,他的家庭也因此摇摇欲坠。最终他被送去医院,在病床前一家人拥抱了和解。各种表意有力的高水平光影/构图;有一段运用碎裂的镜子去表现男主破碎的精神状态;男主儿子推动柜子导致镜子中突然出现男主一幕很恐怖;运镜与场面调度整体精准娴熟。
7.3/10 对信仰的逐步丧失:从社会到道德,再到宗教。从教堂一景开始,张力拉满。不是很喜欢表现主义的打光(有些光缺乏动机),但足以增添心理上的恐惧。镜子强调景框外的空间,宽银幕更强调人物间的相对关系(如三人用餐一景,横向将里奇置于景框中央),尼古拉斯雷对宽银幕的运用很精湛。詹姆斯梅森演技出彩,用药前后的眼神和念台词方式的变化很细微且不做作。人物建立上依旧是好莱坞经典的傻子围着主角转,但艾德精神病的这一设定让主角性格飘忽不定,于是也可以感受到配角面对主角时左右为难。配乐到位,不仅有加强气氛的配乐,还有独立于影像情绪的配乐,有着些库布里克的意思。在好莱坞的整体框架基础上,能够最大限度展现对打光、调度等方面的才华,是很多经典好莱坞时代导演脱颖而出的原因。
在新型肺炎肆虐的日子里,看的几部Nicholas Ray的片子都很应景。除了处女作《夜逃鸳鸯》,这部又提到了“肺炎”这个特殊的字眼,并且剧情是关于一位男教师为了治疗罕见疾病,使用一种尚处于试验阶段药物可的松(又名皮质酮,一种激素),引发可怕的精神疾病并发症,差点模仿《圣经》中“杀以撒为燔祭”的故事杀掉自己儿子。可怕的罕见病、激素与尚处于试验阶段的特效药、不明的并发症、要么吃要么死,很像国人现在所处的艰难生存境况,愿疾病早日消弭,健康重回大地。
像是看了一个现代的施密特式的寓言:conservative的价值、暴力、权威和工具理性的入侵对一个温柔和蔼的父亲的改造甚至高于生命…但这不正是寓言的关键吗?多元的、包容的父亲如果不采取暴虐的道途就等同于慢性自杀,这让曾经看起来是唯一正确的美好生活变成了一个近乎于谎言的脆弱的存在,让整部电影有了极度悲观的底色。这种纠结被很巧妙地嵌在了对Abraham事件的自我矛盾的思考里面。
Schoolteacher and family man Ed Avery, who's been suffering bouts of severe pain and even blackouts, is hospitalized with what's diagnosed as a rare inflammation of the arteries. Told by doctors that he probably has only months to live, Ed agrees to an experimental treatment: doses of the hormone cortisone. Ed makes a remarkable recovery, and returns home to his wife, Lou, and their son, Richie. He must keep taking cortisone tablets regularly to prevent a recurrence of his illness. But the "miracle" cure turns into its own nightmare as Ed starts to abuse the tablets, causing him to experience increasingly wild mood swin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