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电影大全 > 六福客栈

六福客栈(1958)

六福客栈

评分:7.6 / 地区:美国/ 片长:158 分钟 导演:马克·罗布森 / 热度:10620℃
类型:剧情/传记/战争/ 语言:英语 / 日语 / 汉语普通话 / 俄语 编剧:艾伦·伯格斯 / 伊索贝尔·伦纳特
主演: 英格丽·褒曼/罗伯特·多纳特/尤尔根斯·库尔特
状态:1080p高清更新:2017-10-20
影片别名:

六福客栈下载地址

六福客栈影评or剧照

说到《六福客栈》,难免要和《龙种》对比,这两部以抗日战争为背景的老电影充分展现了反法西斯同盟长久以来的友谊,分别由美国百年影史最伟大的两位女演员主演。 《龙种》全部角色由歪果演员担任,出演中国农民居然像模像样,甚至比许多中国人自己还演得好,故事也精彩,堪称神片;而晚拍十多年的《六福客栈》反倒要差些,除了几个歪果仁主角,其余演员都是中国人,却没有把中国人的习性把握准确,看着别扭,尤其女主角轻描淡写就把旧中国的社会问题解决了,实在是想当然了。

六福客栈剧照

缺点很明显,但优点更明显,精雕细刻的上佳之作,可以当童话看。 现实中她们进入西安没有欢迎仪式,甚至被拒绝入城。艾瑞德也相貌平平不超过1.6米,远没有英格丽褒曼漂亮。现在的六福客栈早被铲平了变超市。而那100个孩子中的最后一个,也于2019年辞世了。 艾瑞德虽然爱着中国,但她故去于台湾。幸也不幸,谁与评说。

六福客栈剧照

来自英国的传教士格拉蒂丝艾伟德女士,在山西阳城即将被日军屠城前夕,带领近百名孤儿几经辗转,跋山涉水,行程超过一千里,最终安全抵达陕西扶风,没有丢下一个孩子,我们国家的历史课本里却连她的名字都没有,听说过她的人更是凤毛麟角。这则动人的事迹被好莱坞改编成本片“六福客栈”,从史实角度我们自当向艾伟德女士致敬,而从电影角度上是完全不及格的片子,西方视角居高临下,异国恋情与身份认同困境等枝枝蔓蔓的叙事线与表意都影响了作为人物传记电影的严肃感与统一性,失实的背景信息与滑稽可笑的自以为是也很难使中国人入戏,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片中那些宗教性意味浓厚的戏份,是真实发生过的。

六福客栈剧照

真实事件改编 虽然女主人公一生没有感情事件 这个改编有点背离人物本身 但是是个不错的纪念 让更多的人知道那一段历史或信仰或人性。感谢和感恩

六福客栈剧照

前半段充满喜剧感,尤其是拉客拉骡子那段“ 好啊好啊,来啊来啊 ” 真是笑死人。后半段令人动容。多灾多难的中国,坚定的信仰和爱心,女神配上中式蓝布褂子,即使蓬头垢面也是光彩夺目。

六福客栈剧照

来自地球另一端的一位老太太和年轻女孩,因为心中的信念,对陌生人报以极大的关怀,翻山越岭,不惧艰险,收养了上百名流浪孤儿,以前的极强的人道主义精神和信仰的力量。 这样的事情,不论是什么时候,看站在什么样的角度,都不能不让人动容。

六福客栈剧照

这个真实而传奇的故事讲述的是一位来自英国的女传教士(本来是客厅女佣),人称“小妇人”(身高不足一米五),1930年她不远万里从英国伦敦途径俄罗斯、海参崴和天津到中国山西阳县进行传教,成功经营八(即六)福客栈,并成功参与改造当地妇女缠足、暴乱囚犯和山地强盗,同时收养很多弃婴等等,和二、三十个马夫同睡一张大炕,得到阳县县长的重用和表彰,加入中国国籍,后来又穿过日本战斗机的狂轰滥炸,带领一百名儿童徒步穿山越岭约一千里路顺利到达陕西根据地的伟大事迹,成为真正的一位圣母。她由女神英格丽·褒曼主演,虽然电影里面很多场景和语言都十分滑稽,但电影是给西方人看的,所以无需大惊小怪……这个故事在大陆知道的人为数极少,但她的陵墓在中国台湾台北淡水县~

六福客栈剧照

尴尬仔细地看了一个小时,然后就快进了。演员都操着流利的英文,讲述蹩脚的粤式中文,服装道具背景都刻意营造出中国特色,而没有考虑堆砌在一起是不是合适,县太爷穿长袍,仆人穿中山装,男主穿国军军装。为了打造史诗级中式大片,总有一种用力过猛的感觉。褒曼明明那么光鲜亮丽,入乡随俗,洗去铅华,扮演深入贫瘠战乱中国的朴素传教士。只能说信仰是高尚的,充满道德情操高尚理想的人去刻意改变甚至拯救并不想改变现状的人都是一厢情愿,毕竟理念的更新是最难深入人心的。就如同鸡同鸭讲、对牛弹琴。但是期间做的很多事情,依然还是会感动中国。

六福客栈剧照

影片在美术设计上还停留在东方主义的符号化想象下,无法准确反映30年代中国实际面貌,还是停留在19世纪清朝南方的面貌理解上。不过在那个中外交流依然闭塞的时代,中国与西方互相间都由于缺乏广泛的交流渠道,彼此都存在偏见,这可以当做情有可原的误会。故事上则延续那些东方传统古典戏剧的模式,不免要创造一段异域爱情作为重要主题,而让战争题材的严肃性不免削弱。又由于其主角的传教者的身份,让此片的基督教情绪氛围和同时期的宗教史诗电影颇为相似,最后的千里逃亡基本被打造成了出埃及记的翻版,以激发基督教徒观众的信仰感动情绪。从此片显得落伍的表达形式,也可见新现实主义与新浪潮对电影革命性的改观,各国开始呈现自己当下面貌的真实故事,反过来也革新了传统历史史诗片的面貌,到80年代诞生了《甘地传》《末代皇帝》这样真正成功的作品

Wealth, longevity, good health, virtue, a peaceful death at old age. The six happiness.

黄皮戏在好莱坞由来久矣。最著名的大概还是四十年代全白人阵容的抗日大作《龙种》。这一部讲述的故事更加曲折,英格丽褒曼饰演的传教士不远万里坐火车穿俄罗斯来到天津,中间遇到日军南进,带着一帮孩子过山区逃往西安。除了语言口音上一点儿天津的意思都没有这个问题(嘛,这问题害小?)之外,颇得其神,以全外国人的视角来解构中国,并在主要人物上全部用外国演员,令人感慨六七十年前的好莱坞电影工业已然巍峨如斯了。比较出戏的地方是英格丽褒曼说,我大概长得不是特别吸引人——过分的谦虚就是骄傲你造吗?

7/10。影片的拍摄意图与当时的女权浪潮有关,英国没有给予一个女性受教育的权力,只能提供女仆的工作,甚至需要偷书了解中国,中国这样封闭、落后的东方则赋予了西方女性英雄般的转变:既是学汉语讲圣经故事的传道人,检查妇女放足的专员,也是战争中的保护者,大大提升了自己的社会空间,结尾忍饥受饿地带领孤儿浩浩荡荡进入西安,军民夹道欢迎,等候约定的爵士认同了女人的力量。好莱坞对艾韦德形象的重塑高尚又真切,她盲目的热情没有带给人压迫感或精神病的印象,对其罗曼史进行了极大的扩展,深受混血身份困扰的林和资格被否认的艾韦德达成了灵魂之交,穿越俄国、去安全区的艰难险阻被好莱坞的造梦机器如奇迹般化解,只剩下列车上查护照的士兵、敌机和小部队的侦察提供适度的意外困难,拉骡队进栈、说服暴动囚犯和治疗土匪等经历安排颇感混乱。

六福客栈完整版剧情介绍

马克.罗布森导演,背景是在中国抗日时期。一位英国女佣葛拉蒂(英格丽.褒曼饰)想参加传教团来中国传教,但却因为资格问题而被拒绝入团。葛拉蒂不放弃这一想法,由西伯利亚铁路来华,到六福客栈传教并且帮忙。此时正是日本侵华时期,葛遇到中德混血儿上尉林(克德.朱尔吉斯饰)。林是国民党的情报官,劝葛回英国,而葛则以自己是中国公民而拒绝。后两人坠入爱河,但是时事不容得他们考虑。西昌传教士带来五十名孤儿,杰米逊博士准备用军车将孤儿撤往后方,葛便带领百名孤儿上路,经过爬山涉水千难万险,终于将孤儿们带到了西安,完成了一般人视为不可能的巨举。本片强调中华儿女抗日精神,场面壮观,感情丰富动人,令人深浸其中。本片曾获得最佳导演金像奖提名。

第31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导演(提名)马克·罗布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