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电影大全 > 黑色安息日

黑色安息日(1963)

黑色安息日

评分:7.1 / 地区:法国 / 意大利 / 美国/ 片长:92 分钟 导演:马里奥·巴瓦 / 热度:268℃
类型:恐怖/ 语言:意大利语 编剧:马里奥·巴瓦/Alberto Bevilacqua/Marcello Fondato/Aleksei Tolstoy/F.G. Snyder
主演: 波利斯·卡洛夫/米歇尔·梅奇/利迪娅·阿方西/马克·达蒙/Susy Andersen/Glauco Onorato/Jacqueline Pierreux/Milly/Harriet Medin
状态:1080p高清更新:2021-09-02
影片别名:吓人三次 / Black Sabbath

黑色安息日下载地址

黑色安息日影评or剧照

一直把这部电影和《黑色星期天》弄混,几部短片倒是把铅黄的各种套路都过了一遍,吸血鬼故事太过俗套了一点,但“水滴”的氛围烘托和声音、灯光运用都值得学习。

黑色安息日剧照

视觉系必修电影,异彩狂魔马里奥·巴瓦,铅黄电影代表。在意大利电影最为萎靡的时期,仍然不会降低制作水平和场面调度的标准,色彩所带来的戏剧化效果和视觉冲击已成为他的恐怖标志。

黑色安息日剧照

拼盘式故事难免参差不齐,第一则靠急促的电话声增加压迫感,最后反转也应了意大利恐怖类型里蛇蝎女人的套路,就是收尾略仓促悬疑感被破坏。第二则更像是搞笑的,最后吸血鬼骑马真相被揭晓更添喜感了,最后一则无疑在心理惊悚度上做得最好,水滴声和干尸都很渗人,结局陷入循环,放大的瞳孔里能见到贪欲

黑色安息日剧照

第二个故事血尸外景美如画,不输于现在的一些哥特电影,很多地方甚至可以当壁纸 。 第三个故事水滴,那个女尸真的吓到我了。 看完全片后我只想说意大利美女真的多。

黑色安息日剧照

60年代意大利低成本新类型电影制作。马里奥 巴瓦。将新式的情色主义、巴洛克式的布景设计,以及奇异的摄影机运动引入充满幻想的惊悚片。无资源

黑色安息日剧照

各方面都比后期作品“着魔的丽莎”好很多,光影布局真是精致。前两个无敌乏味,“水滴”勉强吓人,好吧挺吓人,尼玛这个彩蛋,笑死人,瞬间爱上巴瓦了。意大利怎么那么多美人啊。

黑色安息日剧照

终于明白了《回忆三部曲》以及鲁邦三世等八九十年代的日本动画电影中那种欧式的画风应该是来自于更早的意大利电影。第一个故事关于友人,第二个故事关于爱情与宿命,第三个故事关于遭良心谴责的小偷。故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

黑色安息日剧照

《寄宿学校》中出现的电影,出现的那一幕是全片最恐怖的点,结合前戏是真的吓人的,里面的一些恐怖气氛营造的非常好。被一部63年的恐怖片吓到,可以是我作为一个 CULT 片爱好者娇弱感的表现了,可可!

黑色安息日剧照

吓了三小跳 来看下三个恐怖故事如何吓人的 孤独的人 封闭的空间 往人物或环境做染色 色调压得黑黑的 故事还多数出事在晚上 第一个故事里不停用烦人的电话来制造恐惧 第二个故事稍吓人的地方是那个孩子回来时 那个爷爷像个爱因斯坦 红眼白脸乱糟糟的头发 最后一个故事吓人在于房间里避无可避 伸出那只手 这种制作应该没花多少钱 第二个故事里的人头穿帮 靠一个演员的动作 表情 台词来演 背景音乐用大鼓来慢慢敲 往人物脸上染色挺难受的 女主都在换衣服 给观众一点儿可看戏份 这片子不好看意大利新浪潮电影

分段式三个故事,视觉上是意大利注重色彩和光影的风格,不过这部较我之前看过的在光线的运用上更加浓墨重彩。1电话:女主绝美,恐怖点是窗外的男人眼睛+女二洋洋得意时慢慢打开的门;2血尸:老派西式城堡风格,恐怖感不来自于血,来自于光线的运用,女主看到变血尸的亲人,然后门关上一声尖叫;3水滴:开头窗外的绿光就有点瘆人,然后水滴+苍蝇的声音,外加女伯爵在女主家的几次露面(躺椅上的镜头好像安娜贝尓,不知道有无借鉴),还有最后女主皮笑肉不笑+瞪大的眼。不用任何血腥镜头进行视觉冲击,仅用光影+音效就让人后背发毛,红绿色彩的对比比较多,特别一个人的房间+黑暗,本来就是我的吓点。PS结尾的骑马镜头太有劲了,hhhh。

剧情不经推敲,但镜头和光影的设计、音效的配合真是稳准狠,把恐怖气氛营造的特到位,代入感超强,时隔五十年的今天还是惊吓感十足,果然是同类型里几乎最具代表性的!

20190912周四15:05 这个女的是有多遭人厌两个情人都要杀她,但最后都弄巧反拙。爱人呀,让我吸你的血得永生吧,亲人呀,让我们一起变成同类吧。死人的东西都拿走,不要了吧,水滴声响就是你即将遇邪了!三个故事都拍得很闷骚!最恐怖的莫过于老头说的几句劝言,看看你周围你身旁!

黑色安息日完整版剧情介绍

  Black Sabbath is a 1963 Italian horror film directed by Mario Bava. Boris Karloff, in addition to appearing in the linking passages, has a role in The Wurdalak segment (based on a story by Aleksey Konstantinovich Tolstoy). The film comprises three horror stories, the others being The Drop of Water and The Teleph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