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电影大全 > 诗人悲歌

诗人悲歌(1957)

诗人悲歌

评分:7.7 / 地区:印度/ 片长:146分钟 导演:古鲁·杜特 / 热度:78℃
类型:剧情/爱情/歌舞/ 语言:北印度语 编剧:Abrar Alvi
主演: Waheeda Rehman
状态:720P高清更新:2016-09-16
影片别名:Thrist / 求之不得

诗人悲歌下载地址

诗人悲歌影评or剧照

今天的客座讲师讲得好棒啊。回想起之前在印度旅行的时候,的确随处可见电影宣传海报,听的音乐也有很多是随电影流行起来的;还有印度国内不同区域有不同语系,英语反而成了通用语,我当时的确有惊讶于出租车司机们流利的英语,很国际化了?电影里以妓女为主角的设置在现今的印度电影中都算radical;前半部分节奏慢,歌词翻译过来之后也get不到原有的美感了;后半部分故事的戏剧性骤然上升,可看性强了起来。我蛮感动的是讲师所说的,印度歌舞片一直保持着“一颗印度的心”,即使国际化商业化起来,在歌曲、镜头运动、表演的配合上也仍保持着印度电影特色,继而把musical number与nationality联系了起来。

诗人悲歌剧照

从女主选角到音乐(女一有一场超像奥黛丽赫本)到这个剧情发展,完全是好莱坞melodrama套路,社会批判什么的现在的眼光看来都比较浅浮了,诗人确实一脸富农的feel啊...好在因为是印度片有新鲜感,不然谁啃得下去...优点是歌舞安排和剧情合拍,唱跳得也恰到好处,最后从集会处到结尾都犀利,值多一星

诗人悲歌剧照

干嘛非给白色花朵上的蜜蜂绑条黑线,飞起来那就是放风筝一样夸张,还非要给特写o(╯□╰)o干嘛贫困潦倒食不果腹的诗人会长得又高又壮又白又胖,而吃跑了撑了的都是面黄肌瘦o(╯□╰)o.........不是诗人,是歌手,高兴了扯嗓子K一曲,郁闷了扯嗓子再K一曲,不服不行!至于人物,不能更讨厌。

诗人悲歌剧照

被选入2005年《时代》杂志电影史上永恒的100部。由古鲁·杜特自导自演,改编自真人真事,落寞的诗人和妓女之间灵魂的触碰。也饱含对印度文明凋落的痛心。大量诗歌的吟唱,恰如其分平衡了宝莱坞电影里的歌舞元素。运镜也是诗意的,很是喜欢。英年39岁于家中自绝性命的又一天才,唏嘘哀哉~

诗人悲歌剧照

11 APR 2010 (4+) 選映導演作品中最深得我心的一部!拍歌舞的長處保留下來,而且跟劇本的呼應亦大有良進。以大眾通俗形式寓娛樂於批判教化,似乎是第三世界電影的常見手段,印象中類近的例子就有埃及的沙軒。文人落難,才得一紙風行,既存作者寄託,又活生生反映世態涼薄,佳作!

诗人悲歌剧照

达特这部电影对于印度电影史实在是太重要了,在对传统印度电影娱乐性的改革中,用一个悲喜交加的诗人之死提升了印度电影的社会意识和艺术水准,喜剧情节之外,大量的栏杆景框制造大片阴影,震撼的景深镜头和特写镜头交织,加上创造性的折射人物内心的歌舞场景,无不体现出影片的史诗气质。

诗人悲歌剧照

铺垫稍微有点长。除此之外没得说。其实电影里真正爱过诗人的竟是一个出卖自己身体的妓女让我想到了天浴里真正爱秀秀的是一个被阉割以后的男人,一样的讽刺,尽管这个故事是根据真实事件改编。在金钱和名利至上的时代难道爱情,亲情,友情这些美好的东西真的只能被无情挥霍和肆意践踏吗

诗人悲歌剧照

当年杜特终于有能力拍自己想要的电影,诗人之死像是娱乐至上的宝莱坞的一个切面,本片后世地位如此崇高,杜特有生之年未能见得。杜特的确散发着属于天才的寥落气息,景深镜头史诗般震撼,祭典上的吟唱惊天动地。Waheeda真是印度极少数的仙子啊

诗人悲歌剧照

这样的故事在古代文人墨客身上发生过太多了,看着其实蛮亲切的,深度和力度很足。片中有大量的唱段。手法上和其他印度电影差别非常之大,景深镜头、特写和大量暗影,还有意识流的剪辑,在之后的纸花一片中得到了更加充分的发挥

 伟杰是一名没没无闻的诗人,出版社不但不出版他的诗集,甚至将他的作品弃如垃圾,而他的兄弟更将他的诗作当成废纸卖钱。不愿再被人看不起,他选择了流落街头,因而认识了赏识他作品的妓女古菈宝,一场意外,让大家以为他死了

讨厌虚无主义 makes me wonder why people would fall for this kind of romantic story;悲歌太讽刺了 世态炎凉

【4S】战后印度电影。“诗意”现实主义,顺滑运镜,多次节奏性推进拉远摄影运动;光影浓厚,纹理半遮半掩,剪影神秘;后段死亡诗人推向升华,社会随诗歌浪漫揭露伤疤。

诗人悲歌完整版剧情介绍

  伟杰是一名没没无闻的诗人,出版社不但不出版他的诗集,甚至将他的作品弃如垃圾,而他的兄弟更将他的诗作当成废纸卖钱。不愿再被人看不起,他选择了流落街头,因而认识了赏识他作品的妓女古菈宝,一场意外,让大家以为他死了……
  时代杂志选为全球百部最佳电影之一,标志着达特转折点的重要代表作。妓女诱惑潦倒诗人登上她的欲望号,却发现他的才华,惺惺相惜。诗人被误传死讯,诗作忽然洛阳纸贵,人人来分一杯羹,致六亲不认。达特炮制时代堕落的纷乱,非常震撼,即使题材偏锋(密集的大特写亦用得前卫),却因切中时弊,大受欢迎,达特不再为商业搞笑,走艺术路线亦走得神乎其技。诗人和旧情人升降机相遇,跳出一段三个时空的歌舞,已是印度电影经典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