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电影大全 > 巴德尔和迈因霍夫集团

巴德尔和迈因霍夫集团(2008)

巴德尔和迈因霍夫集团

评分:7.8 / 地区:德国 / 法国 / 捷克共和国/ 片长:150 分钟 导演:乌利·埃德尔 / 热度:2370℃
类型:剧情/动作/传记/历史/犯罪/ 语言:德语 / 英语 / 法语 / 瑞典语 编剧:斯戴芬·奥斯特/乌利·埃德尔/伯纳德·艾辛格
主演: 马蒂娜·戈黛特/莫里兹·布雷多/乔娜·沃卡莱克
状态:1080p高清更新:2022-07-29
影片别名:The Baader Meinhof Complex

巴德尔和迈因霍夫集团下载地址

巴德尔和迈因霍夫集团影评or剧照

[巴德尔和迈因霍夫集团].The.Baader.Meinhof.Complex.2008.BluRay.1080p.DTS.x264-CHD

巴德尔和迈因霍夫集团剧照

青春荷尔蒙理想主义的癫狂与迷失。神经质的男一号,忧郁气质的女一号,如瑟曦般爱弄权善算计且热血坚定的漂亮女二号,一群为全世界受苦受难人民及社会公平正义而持枪扔炸弹的青年战士。这部关于西德70年代极左青年恐怖组织『红军派』崛起及衰落的德国大片,2008年在德国上映万人空巷。纪录片气质一般的电影引起德国人民的怀旧情绪。对我却是头回听说的事物。因读亨利米勒,网上查资料查到一段优美的话,内含『巴德尔和迈因霍夫集团』,好奇之下追寻,发现这个极左组织和这部影片。连锁反应下的兔子洞之旅。虽然抽象而言这是个青年恐怖组织,但镜头视角对准这个组织的年轻人,由他们视角观之,会发现那些政府人士以及警察都是冰冷权谋者和暴力镇压机器。因此青年们的愤怒让人感同身受。我骨子里也是个无政府主义者。公权力的冠冕堂皇之下掩藏邪恶。

巴德尔和迈因霍夫集团剧照

【透过电影·看世界】64-巴德尔和迈因霍夫 一个恐怖组织的两个头头,组织进行的一系列没有头脑的、打着为群众的旗号做的极具破坏性的事情。 那时的德国一分为二,谁也不知道谁的性质更好,只像是操纵下的木偶,人们没有自己的zf组织,也没有自己的家园。 追寻不到认可感,人生也没有目标,容易盲目崇拜的青年们就容易走向极端。 而有幸生在种花家的我们,一定要好好珍惜这份来之不易的和平与安宁的大环境,踏实做事,努力肯干,内心才不会躁动偏激。 古有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则我们可以电影为镜知人生。

巴德尔和迈因霍夫集团剧照

夹克 墨镜 短裙 皮靴 打扮相当酷 谁能想到就是这样一群人 居然拿着AK47和警察对着干 不是电影也不是小说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 左翼运动横扫整个欧洲 各国掀起了不同程度的学潮 而刚从二战复苏还残留法西斯余孽的德国 斗争异常残酷 左翼运动走入了极端化 RAF就是就是其中最典型的代表 爆破绑架暗杀 长达几十年的武装斗争中 共有34人(主要是高官财阀媒体头目)死于非命 片名--巴德尔和迈因霍夫

巴德尔和迈因霍夫集团剧照

青春就是这么任性……为理想献身之于青年人是最好的归宿之一!巴德尔的塑造过于戏剧化——严谨的理论成了一位暴躁易怒放荡的青年....

巴德尔和迈因霍夫集团剧照

20世纪60年代,西方工业化国家开始经历“二战”以后最大的“婴儿潮”时期(1946-1964年)。这时期出生的德国青年一代,以反叛的方式逐渐爆发,他们走在反对种族歧视主义、妇女解放运动以及反帝国主义的最前线,全盘否定西方的民主和人权。除此以外,西德战后“消灭非纳粹化”运动的失败,也使当时的左翼青年感到愤怒:一方面,德国共产党自1956年起就被非法取缔;另一方面,前纳粹主义分子仍官居各大政府要职。不安和不满在整个社会发酵,冲在最前面的是年轻人。他们以列宁、毛泽东、切·格瓦拉为师;以反越战的美国大学生为师,直接把美国大学生“你杀死了多少人”的口号拷贝到柏林的街头;以存在主义为师,读《资本本论》、《愤怒的葡萄》;组成各种名目的共产主义小组……

巴德尔和迈因霍夫集团剧照

Protest ist, wenn ich sage: das und das passt mir nicht. Widerstand ist, wenn ich dafür Sorge, dass das, was mir nicht passt, nicht mehr länger geschieht.

巴德尔和迈因霍夫集团剧照

因为的确是缺乏相关史实积淀,关于60S的血色疯狂的断片更多像是一场难以企及的理想主义奇观。暧昧的“恐怖行动”以公共领域的“符号的展演”为基础为弱势、被缺席的社群所发声,这是一场极端的左翼国际行动——何谓恐怖主义?恐怖主义是没有革命可能性的年代人们想象革命的方式。法庭论辩慷慨激昂,历史经验与政治暴力的复杂性使得革命蜕变为残暴和丑陋,当一切被终结之后,理想社会依旧没有到来,不公与压迫始终存在,历史以影像的方式重新实现质询的功能,重塑着现今的记忆。

巴德尔和迈因霍夫集团剧照

你国当年天天谈福柯吹福柯给福柯唱赞歌,但是你国壬当年只学了半截子的福柯:把福柯的道德悬置和解构学了个七七八八,然后一套手续走下来准备告别革命。然而福柯的目的是告诉你不用管什么jb道德问题,文攻武卫合情合理,暴力与酷刑有效那就用,白狗子不服气古拉格都不用直接送去洗澡,一切都是为了夺取权力的斗争所以干tmd就完事了

2009年代表德国角逐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一部德国电影。买了好几年的一张D9,曾先后看过两遍。浏览一下豆瓣影评,看法不一,说的都是些关于历史,政治什么的,有些甚至看了个无字幕版也在给电影打分。当然这也很正常,但我要说的是,一部电影能看懂故事就行,其次就是这部电影是否拍得好看。就我个人而言,这部电影拍得很好看,原因是德国人拍电影从来不会遮遮掩掩,敢露的就露,想一起洗澡的就一起洗澡(男女),海滩上不管男女老幼都光着屁股,悠然自得,享受生活。?

昨天重看了一遍,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这句话很适用早期的巴迈组织,但随着时代发展,社会矛盾逐渐趋缓,再走极端之路实在是没有任何前途了。

看完幽闭恐惧了?…对组织成员的感受和互动都有正面感性刻写,演员的表演也很打动人,所以!这部片子的立场是中立的!这实在令人尊敬,因为回头来看不论政治立场是左是右,从人道主义角度对RAF做道德审判都最容易不过了。暴动场面基本是晃动手持跟,中小景别但景深三层细节都照顾到,从秩序围观,到配乐造势,到冲突开打,到集体带马狂奔,到刹那选择一个人物静音收场,漂亮。

巴德尔和迈因霍夫集团完整版剧情介绍

  本片讲述了1970年代德国极左恐怖组织“红军支队”的兴衰史。由安德里亚斯·巴德尔(莫里兹·布雷多 Moritz Bleibtreu饰)和乌尔丽克·迈因霍夫(马蒂娜·戈黛特 Martina Gedeck饰)领导的德国无政府主义组织“红军支队”,从1972年开始一直从事极左的恐怖活动。在标榜以德国“国家道德腐败”的名义下,该组织试图创建一个更加人性化的社会体制。然而他们正是用以暴制暴的方式,犯下了多起暗杀、爆炸攻击以及绑架的罪行,所谓的人性在嗜血成性的恐怖事件当中消失殆尽。
  影片根据记者斯特凡·奥斯特80年代的畅销书改编而成,荣获2009年第81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提名,2009年第66届金球奖电影类-最佳外语片提名,2009年第22届欧洲电影奖最佳男演员提名等多项大奖。